消除贫困、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打赢脱贫攻坚战集中体现了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四川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省委向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立下的军令状,是向全省各族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切实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广泛动员和凝聚各方力量,聚焦深度贫困堡垒全力攻坚,坚决夺取四川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面胜利。
一、坚定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指导,确保党中央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在四川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打赢脱贫攻坚战始终念兹在兹、牵挂于心,亲自挂帅指挥、亲自动员部署、亲自督导推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形成了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这些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党全社会奋力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党中央对四川脱贫攻坚工作高度重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特别是2018年春节前夕深入大凉山腹地视察指导,在成都主持召开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做好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极大增强了全省各族人民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
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重要论述和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统揽四川脱贫攻坚工作,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细化实化具体化。去年4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后,我们结合实际狠抓贯彻落实,集中3个月时间,在全省部署开展落实“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组织26万多名党员干部,对全省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进行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对非建档立卡特殊困难户进行全面摸底,实行问题台账管理,一项一项整改清零、一户一户对账销号,进一步查漏洞补短板,为脱贫攻坚全面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总攻号令。我们及时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和全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推进会,对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出全面部署,并于3月13日和6月11日两次在西昌市召开挂牌督战凉山州脱贫攻坚座谈会,对凉山州和7个未摘帽县逐一指出问题、提出要求,形成了全力攻坚的决战之势。通过密集部署和有力推动,引导全省上下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为践行初心使命、做到“两个维护”、检验政治忠诚的实际行动,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抓好问题整改,聚焦深度贫困堡垒打好歼灭战,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四川不折不扣落地落实。
二、切实加强党对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全面领导,统筹各方力量、凝聚形成决战决胜的强大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啃下脱贫攻坚最后硬骨头、全面打赢这场硬仗,必须充分发挥各级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省委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认真落实“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工作机制,强化省领导联系指导贫困县制度,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持续压紧压实各级各部门脱贫攻坚责任。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影响,省委深刻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小康必须完成的硬任务,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必须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我们在毫不放松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全力以赴推进脱贫攻坚,省领导深入贫困县督促指导、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带动全省各级干部抓实抓好各项工作。千方百计促进贫困群众务工就业,率先推出外出务工人员健康码并推动省际互认,实施农民工返岗“春风行动”,支持企业稳岗扩岗,积极开发公益性、临时性岗位,抓好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帮助贫困劳动力返岗就业;着力破解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卖难问题,大力开展消费扶贫行动,有效疏通农产品外销物流梗阻,用好“四川扶贫”公益性集体商标标识,加大网络电商推广力度,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帮助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保证了脱贫攻坚工作力度不减、劲头不松、标准不降。同时,注重发挥人大、政协及各民主党派、群团组织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引导更多企业、社会组织、个人有序参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大扶贫格局。
对口帮扶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重要体现,也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广东省、浙江省与我省开展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中央纪委机关等24家中央单位在川开展定点扶贫,省内也组织了对口帮扶和定点扶贫,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我们注重推动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央部门定点扶贫和省内对口帮扶工作,变扶贫协作为长期合作,用好“飞地园区”等平台载体,在产业发展、劳务输出、公共服务等方面实现更高层次、更宽领域合作,将各类帮扶资源更好转化为贫困地区脱贫奔小康、加快发展的实际成效。
三、聚焦凉山彝区决胜之地挂牌督战、尽锐出战,坚决攻克最后深度贫困堡垒
凉山彝区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目前全国剩余贫困发生率超过10%的6个县有4个在凉山,全省剩余未脱贫摘帽的7个贫困县、300个贫困村全部在凉山,全省剩余20.3万贫困人口中的87%也在凉山,是我省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和决胜之地。
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我们始终聚焦攻克凉山彝区深度贫困堡垒选优配强干部、调集精兵强将,对7个未摘帽县分别明确省领导牵头挂牌督战,针对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由13个省直部门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工作专班,既是督战队也是战斗队,与当地党委政府、基层组织、广大干部群众一起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一步充实了决战决胜的领导力量、专业力量和工作力量。在前期对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村全覆盖选配第一书记基础上,统筹选派5700多名干部组成综合帮扶工作队,长驻凉山贫困镇村开展工作,引导各类帮扶资源持续向彝区倾斜聚焦。注重保持帮扶队伍和政策稳定,对已退出贫困地区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持续发挥“五个一”帮扶力量作用,“扶上马送一程”团结带领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检验干部的试金石,重视在一线锻炼培养干部、考察识别干部、选拔重用干部,开展驻村干部和乡村干部全覆盖轮训,建立“负面清单”“退出机制”,加强扶贫干部队伍管理,在政治、待遇、评优等方面强化“战时激励”,引导广大干部在脱贫攻坚生动实践中担当作为、淬炼成长。基层党组织是党执政的基础,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我们以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为契机,大力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实施农村党组织带头人整体提升行动,在退役军人、优秀农民工中培养村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进一步选优配好村“两委”干部和驻村干部,着力打造一支带不走的骨干队伍,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水平,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让鲜红的党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发展一线高高飘扬。
四、狠抓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确保实现廉洁扶贫、阳光扶贫
脱贫攻坚这场大考已接近交卷,到了最后冲刺阶段,作风建设的要求只能提高不能降低,反腐败的力度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我们高度重视扶贫领域作风建设,深入开展“脱贫攻坚纪律作风保障年”活动,把“严”的主基调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各方面。
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着力解决会议过多的问题,尽量少开大会,开解决问题的会;着力解决督查过多、考核过多、调研过多的问题,加强资源统筹整合,推动部门间信息互通、数据共享和工作协同;着力解决表格多、任务清单多、整改清单多的问题,坚决防止清单掩盖下的不落实,持续为基层松绑减负,让一线干部群众把更多精力放在抓问题解决、抓工作落实上。对弄虚作假、敷衍应付等行为,发现一起,严肃处理一起,确保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各项政策终端见效。
我们始终严守底线红线,针对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管理部门多、发放渠道多,一户多卡、一人多卡,个别基层干部违规“套卡”截留挪用、“借卡”续保冒领、“扣卡”吃拿卡要等突出问题,从2018年6月起在全省开展惠民惠农财政补贴资金“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严格追缴退赔资金,建立阳光发放平台和省级监管平台,共清理各类卡4480万余张、上交违纪资金8044万余元、通报曝光典型案例3889件次,真正让“一卡通”成为群众的“明白卡”“幸福卡”。在此基础上,接续开展扶贫项目、资金等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健全举报追查、通报曝光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扶贫资金审计、稽查,严查严惩扶贫领域“微腐败”等违纪违法行为,紧紧盯住县里的权、乡里的情、村里的点,重大事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在县、乡、村三级公开,以发生在身边的反面典型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坚决杜绝跑冒滴漏、雁过拔毛、优亲厚友、中饱私囊等现象,坚决防止群众富起来、干部倒下去。
五、广泛开展感恩奋进教育、讲好脱贫攻坚四川故事,大力营造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浓厚氛围
我们大力开展感恩奋进教育,在全省上下广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的关心关怀,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宣传党领导脱贫攻坚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宣传四川脱贫攻坚取得的显著成绩和甘孜、阿坝、凉山深度贫困地区发生的深刻变化,引导全省各族人民感恩共产党、感恩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听党话、跟党走。
脱贫攻坚不仅要做得好,而且要讲得好。我们积极讲好脱贫攻坚四川故事,广泛宣传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攻坚克难、担当作为的实际行动,宣传基层一线帮扶干部、工作队员中涌现出的典型事迹,大力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一步坚定全社会战胜贫困的信心和决心。
脱贫攻坚成效如何,最终是群众说了算。我们坚持把群众满不满意、认不认可、高不高兴作为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最终标准,采取开展第三方评估、社会评价等多种方式,让群众了解、参与、监督、评价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切身感受脱贫攻坚实际成效,广泛听取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提高群众满意度,进一步调动群众脱贫攻坚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致富奔小康的内生动力,依靠勤劳双手创造美好幸福生活。
攻下最后深度贫困堡垒、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需要决心和勇气,更需要实干与担当。我们一定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抓好党建促脱贫攻坚,激励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初心使命、顽强拼搏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更实举措、更好作风,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收官之战全面胜利,向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向全省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答卷。
来源:《党建研究》,2020年第9期